环球头条:安踏李宁叫板耐克阿迪,特步361度全力向上

2023-04-03 19:16:03 来源:钛媒体官方

阿迪达斯和耐克的失速还在继续。

3月8日,阿迪达斯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营收52.1亿欧元,仅同比增长1.3%,剔除汇率影响则同比下降1%;更夸张的是,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的业绩大跌了36%。耐克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截至2022年11月30日,虽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17%的营收高增长,但当季度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滑3%。

进入2023年,两大巨头纷纷作出了减产的决定,给制造公司、代工厂的订单量会减少30%-40%。蝴蝶效应之下,耐克、阿迪达斯的越南代工厂也大面积裁员。


(资料图片)

中国运动品牌市场的头部格局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耐克中国从领头羊的位置跌落,被安踏取而代之,李宁也在2022年上半年超越了阿迪达斯中国,站到了中国市场第三名的位置。

头部企业赶超巨头,二线梯队奋力攀升。近期国产运动品牌纷纷交出成绩单,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勾勒出当下中国运动品牌市场的概况。

战胜阿迪耐克

安踏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不仅销售额超越耐克中国,成为中国市场排名第一的运动品牌,对阿迪达斯的领先也在进一步拉开,同期营收是对方的两倍。更重要的是,安踏突破了500亿收入大关,用了七年时间就实现了从100亿到500亿质的跨越。

拆解安踏财报,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成功原因。

首先是毛利率水平控制较好。整个2022年,安踏的毛利率虽然较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至60.2%,但仔细分析起来,安踏主品牌和所有其他品牌业务都保持着上升趋势,其中主品牌毛利率为53.6%,上升了1.4个百分点,所有其他品牌毛利率为71.8%,上升了0.8%。唯一拖累安踏集团整体毛利率的是FILA,下降了4.1个百分点至66.4%。

横向对比起来,安踏的毛利率依然高于李宁的48.4%,特步的40.9%和361度的40.5%。

从这里也能看出,安踏的多品牌业务实质上提升了安踏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哪怕有一部分出现下滑,也会有其他表现不错的业务部分进行补齐。尤其在2022年,被安踏在2019年收购的亚玛芬(Amer Sports) 终于实现盈利,首次给安踏贡献了约2800万元的利润,要知道在2021年底,亚玛芬的亏损达到了3.5亿元。

亚玛芬旗下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包括萨洛蒙、始祖鸟等,是安踏实现国际化和高端化的重要一环,其71.8%的毛利率水平足以说明这些品牌的价格和价值。去年底,有消息称安踏计划将亚玛芬拆分上市,安踏对这一品牌的高预期可见一斑。

安踏切实吃到了多品牌发展红利,从运营层面来看,安踏收购其他品牌,便会将标的品牌的原有客群吸纳进自己囊中,最终都成为安踏集团的增量客户。这也是安踏能够保持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

而毛利率水平较高,离不开安踏DTC业务的扩张。

安踏在财报中表示,主品牌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归因于持续的DTC模式转型。如今,安踏的DTC业务收入已接近集团总收入的50%,达到了136.87亿元,是安踏收入最主要的来源,规模和占比远超电子商贸和传统批发业务。截至2022年底,在全国5100多家安踏门店中,44%都是由品牌直营的,约2100家安踏儿童门店中,67%都是由品牌直营。

说完利好,我们也要看到藏在安踏财报下的隐忧。

整份财报中,最扎眼的就是FILA的表现。作为曾经安踏集团的现金奶牛,FILA成了2022年安踏唯一收入下滑的业务部分,215.23亿元的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4%,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也下滑到了40.1%(去年同期为44.2%)。连续两年安踏主品牌收入高于FILA。

为什么FILA卖不动了?在线下渠道模式上,FILA采取的是全直营模式,财报中将问题归结给了客观因素对下线门店的冲击。此外,高端产品原材料价格的提升导致产品成本升高,但为了拉动销量,FILA又进行了促销活动,此举也直接影响到了FILA的毛利率。

从更宏观的层面分析,由于品类细分做得并不完善,定位于运动时尚潮流品牌的FILA,在功能性方面与更专业的垂类品牌尚有差距,甚至就连安踏品牌体系内部,都存在着左右互搏的情况,像定位高端滑雪专业运动品牌的迪桑特以及高端户外生活方式品牌KOLON SPORT的一路看涨,一定程度上也会挤压FILA的空间。

标签:

下一篇:
上一篇:

珠宝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