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网讯 暑假以来,皖西学院“竹梦广德”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广德市东亭乡,实地调研当地旅游发展情况,切身感受东亭的独特文化魅力,围绕“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农民富”,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
以“湖”为笔,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渤公遗风生态风景区依托广德古十景之一的“东湖潋滟”打造,为纪念治水先贤张渤而取名。团队成员调研了景区生态环境状况,了解了景区背后的历史故事并在生态园中体验农耕,切身感受农田、耕种、收割的自然规律,与自然亲密接触,深切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景区坚持精致化打造集水利工程、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融于一体的环湖文旅带,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拓宽当地经济发展新路径。
数商兴农,数字经济下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复兴号直播基地,当地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直播基地目前发展状况、乡村地区销售难度大等实际问题,团队成员通过调研了解了当地政府的解决措施,并为当地政府提供销售思路。电商直播基地的设立与使用为搭建三农产品销售平台,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壮大当地经济,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乡村振兴。
技艺促农,非遗竹编编织美丽新乡村。在高峰村,队员与唐氏竹编的技艺传承人唐圣丽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并学习如何挑选合适的竹子,剥离竹皮,还有各种不同的编织技巧,努力掌握竹编制作的精髓。深入了解唐氏竹编的历史渊源、设计技巧以及艺术魅力。唐氏竹编传承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是广德竹加工行业中颇有影响力的传统生产技艺。唐圣丽说,她希望更多年轻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用现代化思想结合非遗文化,促进现代化工艺技术的发展。
在翠竹连绵的大溪坞驿站,大家一边呼吸清新空气,一边将万亩竹海尽收眼底。东亭之行,团队成员深入基层,切身体验兴农文旅对乡村振兴的巨大作用。成员们纷纷表示日后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出力量。(平允实 黄张伟)
标签: